一篇于一年多前写的文章,今天终于问世。
对我,写作是一个充满绝望和失败感的事业。每当心血来潮、满怀兴奋和热情地跑进书房去写一篇纷纭芜杂的文章时,不到一半便为自己的无力感所扫兴了,一桶冷水浇头。因此我最近开始写的文章十有八九篇没有完成,博客很久没见到动静。
我刚注册简书时还不是这个样子。当时对自己几年来学中文的收获感到惊喜和自豪。短时间内能写出的词量使我很惊讶,而且,我远远没有对自己的成品感到现在这种大失所望的感觉。
那为什么最近写作时会如此不耐烦?为什么自己的词句让我感到如此的失望?就是因为希望太大,希望能写出好文章,期待有朝一日能把自己脑海中抽象而善变的感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完美地表达出来。不过,没有希望哪儿来的失望呢?可仅仅这么说不够说明问题,难道我刚开始写作不抱着这个希望吗?当然有,不过个人内在的标准经时间的流逝和能力的提升有所变化。
我有一位好朋友,曾经买了单反,踏入业余摄影师的边界里。我在网上看到几片他拍的照片,他也在我自己上传的几张照片下留言了,后来互相讲起了摄影。他说学习摄影好比开启潘多拉魔盒,他越懂得拍好照片,就越对自己拍的照片不满,因为更加能够看清照片的缺陷和摄影师的错误。而且,有些错误你虽然看到了,但无法改正,所有之前没发现的错误突然变得很显眼,让你无可奈何,只好忍着看。
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你不一定要专门学习写作,其实读书也行,可以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好词,尤其是读别人的短文。比方说,我正在读三毛的书《送你一匹马》,里面的文章写得很好,很通顺,回头读自己的浅陋的劳动果实便恼羞成怒,无法写下去。
不消说,我不该也不能跟三毛之类的作家比。由于各种原因我想当一个作家,但我也知道,连一个有小小的成就的业余作家的目标也是黄粱美梦。但是,人不能因达不到顶点就放弃追求愿望,不管它多么遥远,人还是该有目标,还是该有梦想。然而,目标和梦想不是同义词,不过是近义词罢了,梦想是渴望的、抽象的、遥不可及的,目标是现实的、具体的、能看得见能摸得到也能追得上的。我的问题所在,是在追求梦想的前途茫茫中,我忘却了实践目标的重要性。
重新发觉这个道理之后,第一个问题则是,目前的目标究竟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不过是进步。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道理在光读书不够,光学习不足,一定要体验、实现并使用。我为什么要写作呢?主要不是为了下笔成章,写一篇锦心绣口的文章,而首先是要求写完。写完之后自然要重读,要彻底理解文章的瑕疵何在,能改善便改善,不能就没事,只要下次尽量避免重犯旧错即可。这是我这一年来忽略的现实,是我在追求完美中抛弃了实习和进步的根源。
最后要说说,提醒我这一点是最近写的一篇关于庐山的游记。从江西庐山回来一周后就开始写,本打算写两千字左右(以前写得游记也差不多都这么长),但拿起笔来便一口气写四千字,修改后又延长到五千五百个字,多数为冗词废话。写到一半我又想放弃,但突然记起我写作最基本的原因,便坚决好歹起码要写完,就继续写下去。
那本《送你一匹马》里有一篇文章,标题为《天下本无事》,开头写《花生》漫画里的一件小事当作文章的启发点和背景,到后面作者写出一句话,恰好碰触到写文章写得不好这个话题,是一句反问,她说“偶尔写了一两篇坏稿子,对整个的人生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コメント